English

出版界的环保情结

2001-04-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海田 我有话说

当美国政府宣布拒绝执行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时,迎来了世界一片谴责之声,大家已经明白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而北京春秋两季频频光顾的沙尘暴,也让北京人痛心于当年对保护环境的忽视,如今“绿色奥运”的口号深入了人心,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图书也不再只是冷门货和摆在书架上的观赏品。

虽然生态环保类的书籍一般都无缘摆在书店的显眼位置,但走访后记者发现大多数环保图书都卖的还不错,一些内容引人的图书甚至还能走上畅销书的排行榜。相对于专业环保图书的出版而言,近几年来,以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为话题的科普类图书俨然在给大众阅读的科技类图书中占据了不小的份额;而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一些偏冷的专业环保图书也开始升温,一些专业出版社都开始投入较大的力量。有出版界人士称,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环保图书无疑将是比较热门的出版题材。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气象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都在环保图书的出版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成立于1980年的环境科学出版社为例,这家目前国内唯一的以环境科学书刊为主要出版对象的专业出版社,出版了各类环保书籍达几千个品种,此外还出版有《环境保护》、《世界环境》和《环境教育》三种环保期刊以及各类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专业音像制品。化学工业是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一个产业,环保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所以化工社在出版化工专业技术书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大力出版环保图书,尤其是与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三废”处理方面的书他们出了很多,经验也积累了不少。

与中央技术科学类出版社相比,地方的科学出版社和社科出版社更多的是把力量放在环保话题的出版上,像吉林人民出版社的《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山西教育出版社的《地球家园》、湖南大学出版社的《环境保护事典》等等,与专业环保图书相比,它们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如果说出版社对于环保的“关注”,除了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的因素外,还有商业利益的驱动,那么个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则完全是忧患意识的驱使。石中元,中国人事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如今又多了一个“环保人士”的称呼,他并非因为在环保图书的编辑方面取得成绩而引起别人注目的,而是因为利用业余时间执着的研究和宣讲环保问题而赢得了别人的尊敬。

从1994年到现在,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他写下了《来自地球村的报告》、《我们的未来和人类的世界化》和《绿色生活手册》三本书,并在30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来宣传保护环境的观念,据说他正在撰写的“《地球村》环保系列丛书”也已经完稿。“我保证尽全力为今世后代把地球建成一个安全而舒适的家园”是这位以环保为己任的出版社编辑的座右铭,这句话是当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在“地球誓言”木版墙上的留言,那次有183个国家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大会,是迄今为止地球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盛会。

对于目前出版的一系列环保图书,石中元觉得虽然力度上比以前大了许多,图书品种也已十分丰富,但真正能让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的上乘之作却仍显得十分匮乏,特别是能结合我国国情,而操作性又很强的环保书不是很多,他刚出版的《绿色生活手册》正是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又近了,俄罗斯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称,恐龙灭绝的原因与臭氧层空洞密切相关,而据说在各国严格遵守相关禁令的前提下,两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有可能在50年内收缩并闭合。面对越来越令我们困扰的环境问题,我们的出版界还能再做些什么,再给读者奉献点什么,以尽自己的责任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